见证自然的力量丨郑鸿:有了爱和温度,家就是一个动名词

李召莉
时间:2023-08-21 14:45:38 来源:PChouse

作者来源:中国日报网河南   鼎丰28
网址:http://www.loocrfuj.cn/a/www.tiemasafe.com/

语音朗读:

        • 重点推荐:中联重科发布“中联大数据驱动智慧农场2025” 智“绘”乡村振兴新蓝图

            同时,设立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企业创新服务中心,打造“一网通”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,为重点企业和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创业、双向投资、知识产权、涉外税收等全流程服务。图为验收组在峒中公路口岸检查。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认真总结“夏季行动”经验做法,持续强化口岸边境打防管治措施,坚决铲除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滋生土壤,坚决切断不法人员违禁物品非法出入境通道,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,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的口岸边境环境。

            关键词:控制添加糖的摄入富含糖的饮食会促进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(AGEs)的形成,这种物质会分解胶原蛋白。

            如果人体试验成功,一种新药可能会彻底改变肥胖症的治疗。现在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,在全球营销,去服务于全球的消费者。

            “从指数的整体评估来看,中国显示产业呈现出成长性、周期性和集聚性等特征,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,产业吸引投资总体超过万亿元,形成了车载、医疗健康、公共显示等六大新兴显示应用。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快乐,也让我想到了自己读小学时的情景……这要从30年前说起,那是1994年,我上小学五年级。

          中联重科发布“中联大数据驱动智慧农场2025” 智“绘”乡村振兴新蓝图

          “设计有三个重点:对设计细节的重视,对材料的感知,对美学的传递。”——郑鸿

          设计的魅力,在于它既能满足视觉与功能的基础诉求,同时也能与自然、与生活、与居者、与时间持续共同成长。

          郑鸿擅长以设计细微之处构建和延展空间与生活的内外在联系,以居者先共情、再共创的独特创作手法,来表达和传递设计于家空间、于生活,最为纯粹、最本真的精神特质。

          郑鸿

          鸿艺源设计 联合创始人

          鸿艺源建筑室内设计 总设计师

          腾讯华为总裁御用设计师、意大利ADESIGN AWARD设计大奖赛住宅空间银奖、铜奖获得者、40 UNDER 40中国青年设计领袖杰出青年、深圳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。

          深耕豪宅设计领域20多年,代表作品包括深圳湾1号、招商双玺、华润悦府、纯水岸、中心天元、华侨城新天鹅堡、恒裕滨城等600余豪宅项目。

          曾获意大利A'DESIGN AWARD & COMPETITION住宅空间类银奖和铜奖、40 UNDER 40中国青年设计领袖杰出青年、深圳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等殊荣。

          设计是持续的,是有生命力的,它自带能量,使空间成为一种生活能量场。使用者在其中,可以获得不同的生活视野和信念,汲取并激发出更多积极的生活养分。

          它不是刻意强势植入,而是巧妙融合、自然流露,是空间在设计师以创意设计语言介入之后,彰显出其近乎绝对的精神价值和生活能量,成为基于当下生活的理解和表达,更带有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。

          设计有着绝对的吸引力,之于享誉设计界的豪宅设计名师郑鸿,便是如此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设计师的家》

          01°

          家,是爱和温度的容器

          “家是有爱、有温度的容器,绝不是设计的容器。”作为设计师,郑鸿这样定义他心目的家。

          郑鸿认为,设计从来都不是,也不应该是一张漂亮的静态图,而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动名词,因为每个时间段里,居者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标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设计师的家》

          在郑鸿看来,设计的更多意义是在未来的设计中,每个项目能够融纳且匹配到居住者对理想家的所有美好想象。

          “我希望设计是长期性的、永恒性的。我们倾向于以简为美,以质为雅,不做过多繁复的设计与装饰,留存更多给予梦想与生活想象的成长空间。”

          如果家是爱和温度的容器;那么,设计之于郑鸿亦是一种容器,一种表达热爱、传递美的容器。

          02°

          懂爱和生活

          比会设计更重要

          一个好的设计落地,往往都是从深度了解居住者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开始的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水湾1979》

          “私宅设计所营造的理想生活,不是特定风格的套路,不是盲从趋势的流行,更不是品牌家具的堆砌,一定是从客户的期望中深挖出来的,是真正从客户所想着笔的,有共情、有同理心,让空间充满爱与温度。”郑鸿说。

          因此在每个项目的设计服务中,郑鸿会全程保持沟通,从而呈现出能够适合当下需求,亦能满足未来生活的理想空间设计方案。

          作为设计师,他以情感深度同频共振的方式,通过专业多元的设计手法将空间、生活、人与爱进行再链接,让每个容器富有丰富的外在表情和内在性格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水湾1979》

          “私宅设计和商业设计有所不同,私宅的定制需求与设计偏好,几乎不允许实际与效果上存在落差。我们想做的好设计,是搭配恰到好处的落地执行,呈现‘所见即所得’的效果,实现100%的实景还原,满足客户对家的无限期待。”

          尽览郑鸿的过往作品,每个项目自内而地散发出一种充满生活爱意的精神属性,其中融汇贯穿着他对于世界、自然、生活、人和时间的理解、热爱和思考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双玺花园》

          03°

          可持续

          即敬畏自然亦是关爱人文

          理想的家居空间设计,是理性设计逻辑和人文精神关怀双向平衡融合下的完美呈现。

          它体现的,不仅仅是设计师丰富的生活阅历、对空间语言的醇熟解读和表达能力,更饱含了设计师对于居者的敬畏,以及其在空间所有行为的人文关爱。

          突破理想与现实的固有边界,用极具前瞻性的设计视觉,在功能和美学、理性和感性、人和空间、城市和自然、当下和未来之间,找寻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,为家注入更多爱意和温度,赋予家空间更多可持续的内在价值和力量,是郑鸿评判好空间设计的标准之一。

          这一点,同样贯彻在他自己所有设计项目中,以及他对未来家居设计趋势的预判上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华侨城纯水岸》

          “装饰性的热度过后,人们一定会回归到对人文、自然和健康环保的生活本质需求上,这种回归必然会促使大家更关注绿色、健康、可持续,这样的家装理念也一定会成为主流。”

          无论是对家空间中的爱意和温度的持续输出上,还是对可持续设计的社会责任践行上,郑鸿都在不断用作品表达着他坚定的设计态度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星河丹堤》

          “我希望用健康、可持续的设计手法,来把握人与居住环境间的平衡关系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设计实践者。当然,我也希望这种设计理念,可以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传递下去,至少在我服务的客户群体中能有传递。让绿色环保设计成为一股力量,为我们创造更优质更与人为本的居家环境。”

          郑鸿坚持认为,设计师存在的社会价值,不仅仅是让居者的每一个理想家梦想得以完美实现,更应该力所能及地践行和推动绿色环保设计的持续发展。

          04°

          保持敬畏心

          是设计师的生存发展利器

          设计领域涉及商业、酒店、样板间和别墅私宅等多个生态,他怀揣着“有爱、有温度”的设计态度,通过20多年的实践坚守,将其中难度最大的私宅项目设计修炼成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,项目遍布国内各大城市,并享誉设计界。

          事业成功无非如此,但郑鸿谦逊依旧。

          在他认为,设计于自己,是一项乐在其中的终生事业,每一个阶段获得的荣誉、成就,仅只是漫长设计路上的一一次小闪光点而已。值得片刻欣喜,但更应该是持续精进设计事业的新起点。

          中国家居行业和市场需求极速变幻,圈内优秀年轻设计师涌现,优秀作品持续输出,高端私宅客户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升,众多因素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和考验。

          这就促使设计师在对未来趋势、消费心理、生活方式等的洞察和把握更加精准,同时也要求设计师不端快速提升专业能力。

          在新变化和新竞争中,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,郑鸿认为,设计师应该始终保持羞耻心和敬畏心,敬畏设计事业、敬畏客户的每一次托付,在专业和服务上不断持续学习、提升和创新。

          ●鸿艺源作品《中心天元》

          对于设计,他深爱,甚至带着些许极度偏执。

          因为热爱和坚持,也因为终保持着敬畏之心,敬畏生活、敬畏设计、敬畏作品、敬畏客户、敬畏自己。在郑鸿的设计生涯中,敬畏成了一种本能的自律。

          因此,始终如一的谦逊和敬畏之下,随之而来的无数设计殊荣,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厚积薄发,更是一种持久执着之后的必然结果。

          对话郑鸿

          Q:当谈到“与自然共生的新构想”的话题时,您所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?

          A:能量和可持续。

          自然代表着希望,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经意间就能治愈我们的生活。而如今整个社会都在高速发展,更应注重自然环境的可持续,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,需要所有行业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。

          Q:如何解读“与自然共生”、“可持续设计”等议题作为多个国际设计周的年度主题?

          A:与自然共生和可持续设计是设计师在做设计时,始终都要坚守的一个硬性原则。

          我们经常在讲以人为本的设计,说到底就是要在善待自然的基础上,让人生活得更舒适。因此做设计时,在追求审美和功能的同时,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索取,这是进行可持续设计的重中之重。

          Q:“可持续设计”议题对于设计实践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是什么?

          A:我们的设计理念、思考方式及创造手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,我们有机会让客户意识到和引导他们关注室内污染的环境问题。我希望用健康、可持续的设计手法来把握人与居住环境间的平衡关系,至少在我服务的客户群体中能有传递。
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© 转载申明: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!
          网友评论
          发现好物 查看更多好物
          推荐案例 查看更多案例
          李召莉
          小程序
          打开小程序
          随时随地都可以看~
          写评论
          分享
          无障碍浏览